杭州四百年老字号的社死时刻

过去几天,对于杭州企业张小泉来说,可能是创立四百年以来最棘手的时刻。事情是这样的。广州的王女士用一把张小泉斩切刀拍蒜:蒜没事,刀碎了。菜刀干不过蒜瓣,王女士找到京东的经销商要个说法。她被客服告知,这把刀不能拍蒜。事情如果发展到这,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客诉事件。...

image

过去几天,对于杭州企业张小泉来说,可能是创立四百年以来最棘手的时刻。

事情是这样的。广州的王女士用一把张小泉斩切刀拍蒜:

蒜没事,刀碎了。

菜刀干不过蒜瓣,王女士找到京东的经销商要个说法。她被客服告知,这把刀不能拍蒜。

事情如果发展到这,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客诉事件。但没多久,网络上出现了张小泉总经理的发言,被认为是对断刀事件的回应。

这位叫夏乾良的总经理,不仅教育起中华小当家们的刀法,还不合时宜地举了个米其林厨师的例子:

“你学了几十年的切菜是错的。所有的米其林厨师,都不是这样切的。”

社长翻了下资料,夏经理说这番话,是今年3月份的事情。本人也亲自下场解释道歉,本意并非如此。但发酵的舆论,已经是简单的道歉无法平复的了。

“张小泉”,对于杭州的意义有很多。

作为杭州的“剪、扇、伞”三大非遗之一,张小泉代表着国货的品质。在大运河边上的刀剪剑博物馆,基本上是张小泉的专场。给不少杭州中小学生加素质分的剪纸大赛,也是用张小泉命名的。

老字号的张小泉,最早出现在400年前。名字来自一个在钱塘大井巷集市创业的安徽铁匠。一路从家庭作坊,到合作社,一直到拱墅区的国企剪刀厂。

鼎盛时期,在杭州遍布80多家真假难辨的张小泉剪刀店。当时甚至有游客写下游记:

青山映碧湖,小泉满街巷。

作为现代企业的张小泉,其实是杭州和上海两家公司合并的结果。背后的资本力量,来自富阳籍商人张国标的富春控股。

90年代,带着富春江砂石资源优势的张国标,在当时处于基建***的上海浦东赚到了第一桶金。张国标创办了上海浦东富春贸易公司,也是富春控股集团的雏形。

2007年,富春控股花了近8000万获得张小泉51%的股份,成为杭州张小泉集团的实控人。7年后,富春控股又收购了上海张小泉的全部股份。

在这之前,杭州和上海两座城市的张小泉,因为商标的使用权,打了7年之久的官司。杭州张小泉以品质出众备受好评,上海张小泉则更擅长商业运作。在资本的撮合下,原本两家商业对头,成了一家亲。

进入资本市场的老字号,需要讲出更吸引人的商业故事。张小泉的招股书上说,因为产能有限,现在自己生产的产品就保留了中高端路线,中低端的产品都交给了代工。

代工这一部分,超过了70%。

比起国内品牌,张小泉更强劲的对手是德国和日本品牌的刀具。为了争夺这部分市场,张小泉用起了向日本和德国看齐的高级材料。

拍蒜容易断裂,正是这类产品的特点。

2021年,张小泉搭上了杭州“凤凰计划”,在创业板上市。他们还获得了富阳区政府发放的200万补助资金。

目前的张小泉,就是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夏乾良在负责管理的。挑起张小泉营销业务大梁的夏总,经常在各种媒体前侃侃而谈。

不得不说,夏总很擅长夺人眼球,创造过不少富有争议性的语录。除了这次的“米其林言论”,还有:

把旅行剪挂在皮带上的人越多,张小泉的品牌层次越低;
对不起,我不崇拜阿里。我更崇拜GE和微软公司;
张小泉取得成绩,是因为换了一颗中国心。

除了关于张小泉的犀利言论,夏总在早年对自己个人IP的打造也堪称一绝。

在“夏乾良”的百度百科词条上,是这么介绍他本人的天才之路:

19岁成为中国优秀企业家,21岁成为出版界新贵,22岁成为80后财富新生代。

23岁,夏乾良还出版了一本介绍自己的书,《大学生总裁—复旦儒商夏乾良的财富传奇》。把自己包装成身价千万的创业奇才。

实际上,当时夏乾良做的练习册出版业务,一年流水也就500万,利润只有25万而已。为了这些生意,还是大学生的夏乾良常常缺席答案,学校和老师对他创业的态度,都是不予评价。

但“复旦儒商”“学生总裁”等词,就此成为成功人士夏乾良的标签。

为了增加自己创业经历的传奇性,夏乾良甚至不惜揭自己的短,公开承认自己的第一桶金,来自“商业诈骗”。

根据一篇标题为“少年教父夏乾良”的报道记录,夏乾良最早通过撮合大学生家教赚了钱,机缘凑巧有了出版英语练习册的机会。过河拆桥跳过了出版社之后,夏乾良对书店动了歪心思。

他虚构了一个“吴仁”的高中老师身份,精心挑选一对开小书店的七旬老夫妇作为欺骗对象。

夏乾良冒充订购书本的顾客,使得老夫妇向自己公司进货,从而骗取进货款。闹进**局之后,正如夏乾良计划的那样,眼花耳背的老夫妇弄丢了“吴仁”的诈骗证据。事情不了了之,夏乾良侥幸逃脱。

这一招古老的预付款诈骗,被当时20岁的夏乾良玩得得心应手。但他本人似乎对这样的经历颇为得意,甚至还说:

我要做中国的默多克。

看了夏总的传奇,社长终于为自己不够火找到了原因。

大概是因为脸皮不够厚。

夏总的气质,和浙江四百年老字号的低调务实其实不是很搭。这次翻车,似乎也不是意外了。

四百年攒下来的口碑,因为“中国默多克”,碎了一地。这已不单单是一家企业的损失了。

来源:铁头功社 微信号:onehangzhou

本文来自静守时光投稿,不代表66行知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gx2.com/7/3746.html
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() 0
上一篇 02-19
下一篇 02-20

相关推荐

评论列表

联系我们

123456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admin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