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在中国历史上,“北伐”二字的背后充满了血泪悲壮,“北伐难”也是历代英雄豪杰们的共识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这篇文章,我们通过几个历史小故事,简单聊一下。
公元351年,羌人首领姚弋仲争夺关中失败,便派使者向东晋请降,被东晋封为使持节、六夷大都督、督江北诸军事、车骑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大单于、高陵郡公,其子姚襄被封为持节、平北将军、都督并州诸军事、并州刺史、平乡县公。(魏晋南北朝的官职真的太复杂了)
次年春,姚弋仲病死,姚襄统帅三万户南下,正式归附东晋,东晋命令姚襄屯驻在谯城。
为了取得东晋的信任,姚襄不仅送弟弟到建康做人质,本人也亲自渡过淮河,到寿春和安西将军谢尚见面,聊的非常愉快。不久后,姚襄、谢尚便参加了中军将军、假节、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殷浩主持的北伐战争。
然而,姚襄和谢尚的北伐军,被出关争夺中原的秦国丞相苻雄、卫大将军苻菁击败,狼狈逃回南方。
关于这次北伐,王羲之在给会稽王司马昱的信里,提了一个观点——“功未可期,遗黎歼尽,劳役无时,征求日重,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,不亡何待?”
东晋的基本盘太小,为了这场北伐战争,士兵们死伤殆尽,民间的劳役和纳税已经过量,再也经不起折腾了。
一句话,东晋的生产力不发达,人口太少,经济太差,不可能和中原持久作战。
那以后怎么办呢?
王羲之给殷浩的信里,提出一个建议——“今军破於外,资竭於内,保淮之志,非所复及,莫若还保长江,督将各复旧镇。自长江以外,羁縻而已。”
南方军队擅长水战和步战,北方军队擅长骑战,所以北伐军进入中原以后,往往败给骑兵。一旦获胜,北方军队便要南下,直逼淮河。
既然北伐失败,东晋的财政不足,那不如放弃淮河,南北政权以长江为界,反正长江足够宽阔,是天然的屏障。
王羲之的建议是战略收缩,放弃一切不擅长的东西,利用天然的地理环境和水战特长,保护长江以南。以后东晋不北伐,北方政权也过不来,维持不打、不和、不统的均势状态。
虽然王羲之的建议没有进取心,字里行间充斥着小资产阶级的懦弱,东晋朝廷也没有接受,但王羲之说出了东晋大部分官员的心里话——
“当初南下就是逃命的,要是能打赢早就打赢了,何必等到现在?别折腾了。”
实事求是的说,王羲之的建议是符合东晋实际情况的。
军事上用步兵对抗骑兵,经济上以弱势对抗优势,政治上以经历重大失败的偏安政权,对抗朝气蓬勃的新生政权,基本上没有任何优势。
这是北伐难的第一个原因。
2
北伐失败后,姚襄屯驻在历阳城,殷浩屯驻在寿春城。
姚襄觉得,北方的燕国和秦国正气势如虹,东晋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次北伐,便在驻兵的地方屯田,一边积蓄粮草,一边训练士兵,为下次战争做准备。
但对于殷浩来说,姚襄不是东晋世家门阀出身,又有独立于朝廷的军队,属于实打实的异己。
现在姚襄屯田练兵,等以后发展壮大了,谁能制约?他会不会攻入建康夺皇位?
每次想到这些问题,殷浩就想提前除掉姚襄。
于是呢,殷浩囚禁了姚襄的弟弟们,还派刺客刺杀姚襄,但是姚襄的人格魅力太强,殷浩派出的刺客见到姚襄,就把实情告诉他,让他注意安全。
刺杀不行,殷浩决定派安北将军魏憬统兵五千袭击姚襄,结果姚襄一战斩杀魏憬,兼并他的五千兵马。
从此以后,姚襄和殷浩的矛盾公开化,再没有缓和的余地。
公元353年10月,殷浩统兵七万北伐,不知他是怎么想的,还让姚襄做了前锋。
对于姚襄来说,这正是报仇的绝佳机会。于是姚襄埋伏在殷浩的必经之路上,和殷浩打了一仗,“俘斩万余,悉收其资仗”,随后屯驻在盱眙,招抚流民劝课农桑,兵力达到七万以上。
到了公元355年的时候,姚襄恢复了元气,但和东晋的关系也彻底破裂,正好麾下将领们想念北方故乡,便劝姚襄北归。
姚襄考虑一番,同意了北归的意见,同年5月便提兵北上,攻占许昌。
姚襄说来就来,说走就走,招呼都不打,还劫掠兵员和装备,彻底打了东晋朝廷的脸面,这让天下人怎么看?让后来者怎么看?如果不讨伐姚襄,其实就是纵容叛乱,自我否定东晋朝廷的权威。
而此时殷浩因为屡次北伐无功,被征西将军桓温逼的离职下野,桓温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。于是在公元356年2月,东晋朝廷封桓温为征讨大都督、督司冀二州诸军事,起兵北伐,征讨姚襄。
在北伐的路上,桓温登上大船北望中原,说出一句话:“遂使神州陆沈,百年丘墟,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”,东晋偏安江南,北方沦为夷狄的土地,都是王衍等人作的孽啊。
听到这句话,出身陈郡袁氏的记室袁宏辩解道:“运有兴废,岂必诸人之过”,这样的结果都是天数,和王衍等人没关系吧。
同样是出身门阀世族,王衍有罪等同于陈郡袁氏有罪,那么给王衍洗白,就是给陈郡袁氏的祖先洗白,也是给现在的地位寻找合法性。
归根到底,袁宏和王衍有相同的政治立场,也有承前启后的政治利益,不允许桓温触碰他们的蛋糕。
所以听到袁宏的话,桓温勃然大怒:“昔刘景升有千斤大牛,噉刍豆十倍于常牛,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,魏武入荆州,杀以享军。”
桓温的意思很明白,你们这些门阀世族就是千斤大牛,占尽天下的利益,却什么事都做不成,将来国破之后,首先杀的就是你们这些门阀世族,然后重新分配利益。
桓温和袁宏的对话,说明东晋做为偏安政权,已经走到历史周期律的晚期阶段,官员们的利益纠葛非常深,根本不愿意损害自己的短期利益,实现国家的长期利益。
一个暮气沉沉的政权,不可能削除既得利益者实现复兴,更不可能完成北伐中原这种刚猛的军事行动,只能眼见江河日下却束手无策。
等死而已。
这是北伐难的第二个原因。
3
公元356年8月,姚襄正在围攻洛阳,所以桓温大军直抵洛阳城南,屯驻在伊水附近,随后一战击败姚襄,斩杀数千人。
姚襄统帅仅剩的数千骑兵,经北邙山逃跑,然后一路西进,准备取关中为家,结果被秦国的卫大将军苻黄眉、建节将军邓羌击破,姚襄兵败身死,弟弟姚苌率领剩下的兵马投降秦国,暂时蛰伏下来。
而收复失地之后,桓温留下两千兵马镇守洛阳,东晋朝廷也派司空车灌到洛阳,修复司马懿等人的陵墓,以示后辈不忘祖宗,依然是以孝治天下。
其实在很多年前,桓温便请求迁都洛阳,和慕容燕国、氐人秦国逐鹿中原,慢慢的恢复晋朝江山。现在去了一趟洛阳,桓温更加坚定了迁都的想法,不断的上书朝廷,要求皇帝和文武百官、门阀世族们北归洛阳。
公元362年,桓温再次提出迁都的意见——“自永嘉之乱播流江表者,一切北徙,以实河南。”
永嘉之乱以来,大量的流民和门阀世族们迁徙到江南,总人口将近百万。桓温要求他们都回去,一方面坚定东晋朝廷的北伐决心,另一方面充实河南的人口,给洛阳提供赋税和兵员。
桓温的迁都计划是大手笔,但是东晋朝廷不同意,门阀世族们不同意,已经定居江南的流民更不同意。
散骑常侍孙绰的上书,就代表了东晋朝野的意见:
“今自丧乱以来,六十余年,河洛丘墟,函夏萧条。士民播流江表,已经数世,存者老子长孙,亡者丘陇成行,虽北风之思感其素心,目前之哀实为交切。”
迁徙到江南的流民和门阀世族,已经生活了几代人,从地域认知到生活习惯,都是彻彻底底的南方人,北方故土只是记忆中的概念而已。现在让百万人抛弃熟悉的世界,举家迁徙到完全陌生的河南重新开始,根本没有可操作性。
论难度,和把台湾的外省人重新迁回**是一样的。
除了精神上不愿迁徙以外,最重要的是百万人的经济利益、生命安全没有保障:
“植根江外,数十年矣,一照顿欲拔之,驱踧於穷荒之地。提挈万里,逾险浮深,离坟墓,弃生业,田宅不可复售,舟车无从而得。舍安乐之国,适习乱之乡,将顿仆道途,飘溺江川,仅有达者。”
一旦决定迁徙北上,那么江南的田地、房地产市场就要***,这百万人便要面临不动产无法变现的困境,数十年积累的家业要化为乌有。这是涉及社会经济和国民治安的大事,更威胁着东晋政权的稳定。
而且迁徙河南的路途遥远,交通工具的储备不足,道路不够完善,那么迁徙路上必定有大量人口死亡。
这到底是为国为民,还是伤天害理呢?
孙绰不讲北伐的宏大叙事,只谈百万人口的现实利益,直接激起朝野的同情心,导致桓温的迁都计划失去操作的可能。
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,迁徙到江南的流民和门阀世族改变了地域属性,形成“南方人保护南方利益”的共识,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强大的历史惯性,他们不愿意为了陌生的北方,牺牲现在的美好生活。
这就是北伐难的第三个原因。
其实很多时候,一些重大问题看起来是朝廷的决策,实际上是朝野形成的共识推动的,而这些共识,就是百万人真正的精神诉求和利益所在。
毕竟,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。
4
以上三个历史故事,折射出三个北伐难的原因,历次北伐失败,基本都可以用这三个原因来解释。
东晋和宋齐梁陈是三个原因全占。
在江南没有全部开发之前,南朝的经济、人口根本没法和北朝相比,再加上军队战斗力的差距、旧的利益集团盘根错节、迁徙江南的人口形成“南方人”的共识,导致南朝有轰轰烈烈的桓温北伐和刘裕北伐,但不能巩固胜利果实。
南宋是占了两条半。
那时江南已经开发成熟,南宋有发达的生产力,但自从岳飞死后,南宋军队的战斗力就直线下滑,尤其是步兵,根本不能和金、元的骑兵抗衡。
而在北宋时期,江南就形成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,风波亭事件以后,他们和定居江南数十年的流民,为了避免出军费以及向穷困的北方转移支付,便成为北伐的巨大阻力。
南明则是占了一条半——江南新兵的战斗力,不如北方边军和八旗,万历年间开始的党争内斗,和江南的各方势力结合在一起,出现“内斗大于抗敌”的局面。
原本军队战斗力就差,还不能形成合力,那就等着灭亡吧。
中国历史上能成功的北伐只有两次。
一次是以江南为基本盘的朱元璋,凭借巨大的经济优势和人口优势,拉起数十万兵马,而且元朝在江南建了大量的牧场,这就给朱元璋组建骑兵提供了基础,抹平南北军队的差异。
而且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,带领淮西豪杰们创建的政权朝气蓬勃,可以全方位压制江南的既得利益集团和地主们,这才能把江南的钱粮物资集中起来,打着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”的旗号,向军阀混战不能形成合力的的元朝复仇。
另一次就是以两广为基本盘的国民政府。
***用苏联送来的武器装备国民革命军,用苏联给的卢布充实国民政府的财政,再加上革命思想和***的基层动员,最终通过两次北伐,彻底打垮暮气沉沉且一盘散沙的北洋政府,在名义上统一中国。
可以发现,这两次成功的北伐也是有共通性的,那就是新生政权集中了全部资源,用没有代差的武器装备,击败了混乱的北方政权。
这三个条件缺了任何一个,北伐都不可能成功。
不过考虑到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,建都南方的政权往往是北方政权的二次创业,所以南朝、南宋、南明的“北伐难”才是历史主流,朱元璋和国民政府北伐成功,可以说是历史的偶然,不能视为常态。
来源:温伯陵 微信号:wenboling2020
本文来自毛骨悚男投稿,不代表66行知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gx2.com/7/14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