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北京塞冬:第一代***的生活质量确实很难上去。
这次流调展现了爹妈都是帝都金融机构老员工、女儿也争气(从落户地看应该是名校毕业)、毕业后体制内金融机构稳定工作的幸福生活。
同口径换算到小地方类似家庭(爹妈体制内好单位),也差不多,不差房,两辆车,工作之余的购物和娱乐相对丰富。
相比之下,我爹妈就经常吐槽码农(主要是我)的生活,他们观察了很久,觉得我家小孩、乃至整个小区的小孩,从穿着上都远不如老家小区的娃,于是经常会自掏腰包“扶贫”、给我娃买穿的。
在他们印象里,北京本应是时尚的代名词,90年代我爹来北京出差总会去王府井买衣服带回去,而现在老家亲戚朋友的穿着打扮则要好得多——主要还是人群问题,我住在码农区第一代***为主的小区。
再比如,一次团队吃饭,讨论怎么给娃过生日,我说带娃吃了某贝、买了个小蛋糕、某多多上买了几十块钱的气球装饰。我领导说带全家去好馆子搓了一顿,花了3000。
年轻的土著HR妹子说,刚给娃过完周岁,花了6万多。
大家的表情是[傻眼][傻眼]…
我们好歹来北京摸爬滚打、工作也快10年,虽然生活没那么讲究,但基本条件大体都解决了。更新一代刚工作的年轻人,面对比我们毕业时还高得多的房价收入比,压力又更大。
上周和年轻一代校招生聊天,一位刚毕业的、校招最高档薪资的新星,租在远郊区地铁站旁边的农村自建房里,他们需要花更长时间来完成第一笔原始积累…
只希望经济能有更长时间的稳定发展,上升通道能持续打开,让努力的新***们在奋斗一代人后,能成为流调报告里每天早上开车送女儿去上班的老父亲。
本文来自傲气一世投稿,不代表66行知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gx2.com/7/648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