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亲市场上,那些被凝视的“高净值女生”

文|达达一位B站UP主正在分享她的相亲经历,调侃中掺杂着一些相亲“必答题”,比如,介绍人口中男方身高一米七,真的能到一米七吗?她理解的新时代相亲是加个微信,聊点“垃圾话”,再约出来吃饭,结果却遭遇了“上门相看”,伴着介绍人和她妈热聊的BGM,两个相看的人整晚一言...

文|达达

一位B站UP主正在分享她的相亲经历,调侃中掺杂着一些相亲“必答题”,比如,介绍人口中男方身高一米七,真的能到一米七吗?她理解的新时代相亲是加个微信,聊点“垃圾话”,再约出来吃饭,结果却遭遇了“上门相看”,伴着介绍人和她妈热聊的BGM,两个相看的人整晚一言不发,满眼“空洞”。

初次约会,男生当面表示嫌她胖,半路爆胎又让其“巨婴”本质一览无遗。在寒风里矗立了一个半小时之后,等待UP主的餐厅是一口大铁锅横在中间的烀羊锅,除了他俩,其他桌都是四五大汉围坐相互拼酒……配合吃完这顿饭,UP主毫不犹豫地把男生拉黑了,反被介绍人“教育”说情商太低。

UP主的结论是:“如果你能接受自己明码标价,各方面条件数据化且愿意牺牲一部分隐私,把相亲当成一个评估公司合伙人的过程,那你是适合相亲的。”否则,很可能被各种奇葩经历逼出相亲“PTSD”。

价值观的激烈震荡

按照脱单难易程度,女生会被平台大致分为ABC三档,主要的标准是年龄,且以30岁为线。也就是说,1992年出生的女生今年还处于A档,一年后,她们就自动滑入B档了,五年之后,如果她们还“流通”在相亲市场,则被永久归为C档。而这个“流动”的标准对男生是不适用的。大部分男生都处于A、B档,只有“特殊”情况,比方说40岁以上、收入不高且无房产,才会被划分为C档。

1

然而,暗戳戳地划分和明晃晃的“社死”相比,根本不算什么。能想象一场200人的相亲吗?有些工会就喜欢组建大家穿着统一文化衫去野外“拓展活动”(风吹日晒),之后再一一上台作自我介绍,能有几个神仙颜值能扛得住?听完200人的自我介绍起码一小时,就算有点心动的苗头都等蔫了。

但高阶相亲选手会告诉你,“社死”和价值观的激烈震荡相比,也不算什么。

A姐对我说,前段时间她“夹带”男闺蜜去参加线下相亲。“他们总说我太挑剔,那就用他们客观的视角看看”,结果这位男闺蜜半场就被“吓”跑了。那是一个所谓高学历的40人相亲场,地点设在相亲平台的办公楼。周五下班之后,A姐和男闺蜜从***赶往海淀的一幢商住两用楼,一进入到他们的办公区,男闺蜜就被几个红娘围住了,连番询问他是哪年的、做什么工作、有对象吗、要找对象吗。A姐感觉红娘的眼睛都在放光,就像豹子看到猎物一样,自己可从来没有过这种“待遇”。

2

那也是A姐第一次参加这个平台的线下活动。依照惯例,每个人签到之后拿张表格填信息,A姐一看,觉得男闺蜜这次“下凡历劫”来着了。一般表格都会包含年龄、学历、职业、兴趣爱好等基本信息,这张细致一些,年收入、户籍、房车状况都要填。男闺蜜看A姐把年收入写低了不少,翻了个白眼,不懂她为啥要隐藏优势。A姐顺便给他普及了一些填表的“门道”,比如女生年收入最好不要超过50万,不然会给男方造成压力,再比如兴趣爱好不要填旅行,会让人觉得花钱太多不务实,等等。听完,男闺蜜原本轻松的表情有点僵硬了,独自缩在一隅帮A姐物色。经验丰富的A姐哪里用得上他,通过去洗手间一来一回大致扫描了全场男生的质素,除了个别戴假发来的,基本上都没有捯饬过自己的痕迹。女生依旧全副武装,年轻的居多。

3

活动依旧是“2V2”型,每桌两个女生不动,每隔8分钟男生依次轮换。轮了七八次,A姐预感又是白来一趟,反倒是旁边做老师的小妹妹应该收获不小,表格背面记得满满的。男闺蜜发来微信说,走吧。A姐下楼时,他已经吃完大半袋糖炒栗子了。“你不是健身忌碳水吗?”对方回答:“我抽了三根烟,觉得还是需要一些温暖的东西慰藉一下我自己。”

和“鸡娃”一样,都是中产焦虑

A姐是典型的高净值女生,有份体面的工作,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北京买了房。29岁的时候,A姐开始密集相亲。这也是“相亲市场”上公认的女生条件的“拐点”。密集相亲的状态持续了两年,都没成功,她突然之间就不着急了。把她推进相亲赛道的不是年龄焦虑而是身边人的状态。以前天天混在一起的小伙伴们,相继成家,有了宝宝,再也约不出来。大家平均一年见一次面,大部分时间线上交流。另一方面家里的观念也很传统,“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”,似乎所有人都向她发出讯号,30岁应该是另一种世界。

4

好在她本身对相亲并不排斥,像工作那样投入精力经营相亲这件事,线上线下都参与,并稳定保持着接触新朋友的频率。“你知道我失败了多少次吗?”A姐估摸了一下,两年下来加微信聊天和线下见面的人有四五十个,平均一个月两个。“算起来挺可怕的吧。”这种细碎、微小、持续累积的失败和无疾而终,犹如***一点点深入脏脾,让A姐一度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。“那时候工作上不开心就会找朋友聊,聊着聊着就哭了,后面再说的事跟工作完全没关系,都是生活确切说是情感生活上的不顺利。”

A姐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意,感觉陷入了一种“下沉气流”,被不由自主地带着想,“失败这么多次肯定是我有问题”。

5

有时候从见面聊天中,她能听到男生心里在打小算盘,从居住地址刺探你是租房还是买房,如果是买房,他也会暗暗折算那块区域的房价是什么样的。很多人接触下来,对她的反馈是,“你很有主见,性格强势了一点”。潜台词就是他们更希望找一个相对温柔的女朋友。聊到这儿,大家都能达成默契,选在某个可回可不回的信息节点上,以沉默的方式告别。对于这类不了了之,A姐都非常有礼貌,不会拉黑或删除,任由他们变成一个个符号留在定位器里。

她也拉黑过相亲对象。有次,男生在初次见面时,一上来就说“像你这样的女生在北京生活应该很辛苦的”,A姐意识到对方发出了一种信号:既彰显了他的优越感,又在提醒自己别“端着”。“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冒出这么一句话,可能觉得我还是一个北漂的状态。即便买了房,安了家,工作不错,有积蓄,但没有户口,终究甩不开一个漂的状态。”有时候类似的话出自北京土著男生的嘴里,有时候出自同是北漂的男生嘴里,但因为工作编制有户口,便像拿着顶特权脱了“漂”级一样,俯视别人。每每遇到这类人,A姐就会特别气愤,仿佛自己多年的努力,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。

6

那段时间,A姐一提到相亲就哭,工作状态之外,整个人都是消沉的。她对自己的价值有过质疑,但生活不是只有相亲,进入事业发展期的她忙到分身乏术,没有给她停留思考的时间,久而久之,也就淡忘了。去年,A姐翻通讯录找客户联系方式的时候发现了之前存留的相亲对象,她点了进去,对方已经把她删了,她也把他删了,毫无波澜。现在A姐时不时仍旧相个亲,我问她:“你还抱有希望吗?”她说,只是没有放弃而已。

“很多人认为所谓的剩女只要放低要求,一定找得到。但这其中真想通过婚姻实现阶级跨越的女生其实没有几个,大部分只不过在尽量规避风险而已。”A姐也想过很多平台上的“资源”都受过高等教育,理应摆脱了所谓的世俗成见,为什么在相亲这件事情上,他们还会选择主动套上框架,或者用框架去框别人?看到一系列996、“鸡娃”的新闻之后,她明白了“都是一回事”,都是中产阶级焦虑。

我觉得结不结婚、有没有孩子,跟你老的时候是否老有所依一点关系都没有。”A姐说,认识到这一点,很多事情就能释然了。

7

(本文源自三联数字刊2022年爱情刊)

来源: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:lifeweek

本文来自潇潇雨歇投稿,不代表66行知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gx2.com/7/2805.html
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() 0
上一篇 01-09
下一篇 01-09

相关推荐

评论列表

联系我们

123456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admin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