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着全世界大厂脖子的Arm要上市了,这哥们之前堪称慈善家

就在昨天,半导体圈子又发生了一件大事。那就是闹了 “ 2 年半 ” 的Arm 上市真要来了!根据外媒报道,软银希望 Arm 这次可以募集到上百亿美元,最终估值在 600 亿到 700 亿美元范畴。这样一来, Arm 上市将成为芯片行业历史以来规模最大的 IPO,甚至会成为科技史上仅次于 20...

home_office_1867759_1280.jpg

就在昨天,半导体圈子又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
那就是闹了 “ 2 年半 ” 的Arm 上市真要来了!

根据外媒报道,软银希望 Arm 这次可以募集到上百亿美元,最终估值在 600 亿到 700 亿美元范畴。

这样一来, Arm 上市将成为芯片行业历史以来规模最大的 IPO,甚至会成为科技史上仅次于 2014 年阿里和 Facebook 的第三名。

说起 Arm ,这些年大家应该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回了吧。

再给大家简单聊聊它有多重要。

芯片大家知道吧,做芯片其实就类似把大象装进冰箱,基本上就分三步,设计芯片、制造芯片、封装芯片

所以,所有芯片得先有 “ 设计图纸 ” ,没有这个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
而在移动设备领域,“ 设计图纸 ” 基本有且只有一个公司能搞定:Arm

Arm 就像一座横亘在移动芯片领域的大山,独断整个产业链的上游。

但和 Intel 的 “ 一条龙 ” 服务不同, Arm 主打一个甩手掌柜,他们只研究指令集、内核架构、图形核心等等设计活,要怎么造芯片,人家不管。

所以, Arm 天天就光授权自己的图纸给需要的公司,这些公司把 “ 设计图纸 ” 买回来后,按照自家需求进一步加工制造。

最后就成了你们耳熟能详电子器件里的核心配置:M1 芯片、骁龙芯片、天玑芯片们了。

虽然都是买图纸,大家有的权限还是不一样的。

大概能分成 3 个等级:

最高等级就是苹果、高通们,他们有芯片设计能力,所以买的就是一个草图,想在这个地上建楼建院都行,给 Arm 的也就是一个 “ 架构授权费 ” 。

如果是一些半导体厂商,像德州仪器、博通们,他们实力有限,买个草图也不会造房子,于是只能从 Arm 那买个毛胚房。

这种时候,你就只能进行内部装修改动了,如果瞎敲承重墙( 修改架构内核 ),那可是要吃 Arm 的大嘴巴子的。

但还有些完全没有设计能力的企业,那就只能买精装房了。

直接买了成品图纸,再找厂子按图纸造出来就能用了。

得益于 Arm 架构优秀的性能,特别是功耗控制上的优势,在移动设备领域、物联网以及很多 AI 场景下,都离不开 Arm 。

据统计,目前有超过 99 %的智能定位器都使用了 Arm 的芯片架构,像苹果、英伟达、高通、三星还有联发科这些个科技巨头都是 Arm 的客户。

所以像 Arm 这种行业龙头,自然也是各种投资公司眼里的香饽饽。

早在 2016 年,软银就花重金 320 亿美元买下了 Arm ,当时估计在不少人眼里还觉得这笔买卖赚大发了。

毕竟,为了掏出这笔钱,软银欠了一***债不说,甚至不惜卖掉手里阿里和游戏公司 Supercell ( 当年手握皇室战争、部落战争两大 IP )的股份筹了 140 亿美元。

可任谁也没想到, Arm 却成了魔咒。

不为别的,就因为看似行业香饽饽的 Arm ,其实是个不咋赚钱的绣花枕头

招股书显示, Arm 在过去 3 年一共才赚了 14 亿美元,而从 Arm 手里买图纸的高通,去年一年就赚了将近 130 亿。

你猜花了 300 来亿的软银心里是咋想的。

这简直就是喝的是奶,挤的是草啊。

拿着这么好的先天资源, Arm 是怎么做到这么不赚钱的呢?

理由呢也很简单,就是卖得太便宜了

咱先来看看, Arm 究竟是怎么赚钱的。

其实 Arm 的收入构成很简单,主要就是:授权收入版税收入

授权收入指的是,其他公司在用 Arm 的架构设计芯片时,需要给一笔授权费。

而版税收入则是芯片厂商把芯片卖出去以后, Arm 再进行抽成。

不用说,卖的这么多的 Arm 芯片,版税肯定更多。

但偏偏版税定价实在是惨,按照 2019 年的数据, Arm 平均一个 CPU 的版税才 16 美分, 1 块 1 啊,我出门买瓶可乐钱都能买 3 个 Arm CPU 版税!

更夸张的是还有薄利多销的策略,这不妥妥的带善人吗?

虽然这么玩给 Arm 博了个好名声,甚至市占率能拉这么高也有一定这个原因。

其实吧, Arm 也不是不想赚钱。

前两年他们试图涨过一部分客户的授权费,但一涨价,很多小客户就吃不消了,纷纷要转投其他架构。

到了去年, Arm 更是下了最后通牒,说是要彻底改变收费方式。

以前授权费是收芯片价格的 1% – 2% ,现在改成了直接收最终产品价格的 1%,基本约等于涨了 10 倍。

所谓升米恩斗米仇,吃了这么久的便宜好货,你 Arm 要涨价,大家还真不乐意。

去年和高通打官司的时候, Arm 还被曝出以后要将公版 CPU 、 GPU 啥的打包捆绑销售这些骚操作。

放在以前,像高通这些个有自研能力的公司,都是用 Arm 的公版 CPU ,再加其他公司或者自研的 GPU 等。

但如果 Arm 变更授权模式以后,留给客户的选择就只有要不全买,要不就别买,这也是变相赚钱的招。

虽然狠招、怪招全都用上了,但能有多大效果还真不好说。

比如高通是已经铁了心要自研架构,网传现在已经在进行自研架构芯片的测试了。

而且还有传言说 Arm 和苹果之间有长期合作协议,苹果能长期从 Arm 那拿到既便宜又好的芯片架构。

再加上这两年***出货量连年下滑, Arm 涨价还真不一定就有很好的效果。

Arm 自己是苦日子过惯了,但真金白银扔出去的软银可就不乐意了。

好歹是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,眼看着回本无望,所以软银很快就开始变着法子找接盘侠。

按理说,即使软银不要,后面等着接手 Arm 的公司也还排着长队,像是什么三星、苹果都传出过想接手的绯闻。

但真正出手的还是那个身穿皮衣的黄姓男子。

2020 年的时候,英伟达大手一挥,想用400 亿美元从软银手里买下 Arm 。

对比 2016 年软银花的 320 亿,属实是不赚钱啊。

哪怕就这样了,结果还出了幺蛾子。

英伟达想收购 Arm 的消息一公开,马上就引来了谷歌、微软、高通等等一票大厂们的强烈反对。

英伟达是求爷爷告奶奶,磨破嘴皮子说要 “ 保持 Arm 经营的独立性 ” 啥的。

但大厂们太懂大厂们自己了,老黄这个老小子在想什么,库大爷们会不懂?所以大家愣是没一个松口的。

最后在反垄断机构的介入下,英伟达收购 Arm 这事儿最后不仅黄了,甚至还赔了几十亿美元出去。

兜兜转转,软银还是没能把 Arm 给卖出去。

可能孙正义心里也清楚,不管是英伟达,还是苹果、三星,想要拿下 Arm 也不是有钱就够了的。

所以出售无果之后,才有了今天 Arm 要冲击 IPO 的局面。

其实吧,这事儿也不能全赖 Arm 这个儿子,主要还是软银这个爹亏惨了。

软银前些年在全球范围内,给那些科技独角兽们大撒币,也不管企业用不用得着,就一个劲塞钱。

短短几年时间投出了 370 个项目,其中包括韩国版 “ 阿里巴巴 ”Coupang ,美国版 “ 饿了么 ”DoorDash 、中国最大的 AI 独角兽商汤。

结果,这些独角兽们口号一个比一个唬人,战绩一个比一个拉垮。

别说再跑出个阿里巴巴了,赚钱都困难。

在去年的一次统计里,愿景基金手里超过一半的公司都在亏损。

这就导致了过去 2 年时间,软银一直狂赔钱。

巅峰时 6 个月亏掉 5 万亿日元,孙正义到了今年还和大家诉苦。

说自己去年躲家里哭了好几天,都快崩溃了。

最后孙正义痛定思痛,还是决定逆势进攻。

孙正义在去年的软银集团财报发布会上展出的颦像。图为德川家康在轻敌冒进吃了生平唯一的败仗( 三方原合战 )之后,命画师将自己狼狈逃窜的样子记录下来,用以自警

可逆势进攻得花钱呀,眼看着手里的阿里股票都卖空了,咋办呢,那就想办法在 Arm 身上榨一榨。

所以外界不少声音觉得, Arm 这几年频繁的这些涨价举动,倒也不是真想挤出多少油水来,更多还是为了上市做的前戏准备罢了。

只要等时机合适,这些都是加磅的砝码。

而且也就在今年,还真给软银等到了这个合适的时机。

前面不是说了,孙正义去年亏惨了之后差点崩溃了,帮助他走出阴霾的是人工智能。

当然,他不是找了个 AI 女友啥的,而是从 AI 身上看出了新的方向。

在 ChatGPT 问世后掀起了一*** AI 浪潮,借着这个风口,英伟达是一路起飞市值都突破一万亿美元了。

隔壁吃的盆满钵满,孙正义看着也眼红啊。

其实一直以来,孙正义可能都是投资界最看好 AI 的那个人。

他在各种官方私人内部外部场合,一直鼓吹 AI 来着。

但他偏偏用最毒的眼光完美避开最正确的答案。

不光没有投到 OpenAI ,就连 2017 年买的英伟达股票都在 2019 年卖空了,这些股票如果放现在,起码能多赚 10 倍。。

所以, AI 风口来了后,孙正义更是一门心思扎了进去,自称每天都要和 OpenAI 的奥特曼聊个几句

研究了一段时间后,他就开始 I have a plan : “ 成为 AI 时代的领导者 ” 。

那具体怎么做,按照他的设想就得靠 Arm 了。

很多数据中心的处理器、一些芯片都绕不开 Arm 的技术。

比如 8 月份英伟达发布的 “ AI 超级芯片 ”DGX GH200 Grace Hopper 里,就用上了 Arm 架构技术。

再加上热度越来越高的自动驾驶领域, Arm 的应用场景也不在少数。

所以 Arm 虽说不是绝对的 AI 中心,但以后的市场空间,还是相当不错的。

这么看起来,趁着这个时间点 IPO ,可能就是 Arm 的最佳选择了。

而对于软银来说,在 Arm 身上,花了这么多年,扔了这么多钱,不就是留着现在用的么?

其实吧, Arm 这样的龙头混成这样还蛮惨的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破落户被踢来踢去呢?

差评君倒是希望这次 IPO 能顺利点,毕竟也是给人类技术发展有巨大贡献的企业呀,如果最后还不如一些画饼公司来得吸引投资人也是一种悲哀。

而且,如果 Arm 顺利 IPO 能给软银***血,那是不是意味着当年四处撒币的软银是不是又要回来了呢?

国内可是有一批科技公司嗷嗷待哺呢。

来源:差评

本文来自華燈初上投稿,不代表66行知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gx2.com/7/533.html
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() 0
上一篇 10-07
下一篇 10-07

相关推荐

评论列表

联系我们

123456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admin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