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蘸盐:看到个帖子挺有意思的,可以顺着展开讲讲“钱”的事情。不同代际的人对于价格的感受可能完全不一样。
这些年经常有人说,虽然收入高了,但以前的钱购买力更强——80年代初那时候,“万元户”就贼风光了,现在还不够在大城市买一平米房子的;当年一根冰棍5分钱,现在起码也要几块钱。日本进口彩电大几千一台,普通上班族两口子要攒好几年的工资,现在几百块也买得到了。更不用提那时候一辆桑塔纳二三十万,比北京三环一套房子还贵[开学季][开学季]
对了,推荐个剧,《编辑部故事》,是90年代初拍的,挺有生活气息。为买一台彩电全家吃了半年咸菜,“要了我们两口子盒儿钱”,就是那时候老百姓购买力的真实写照[笑cry][笑cry]《吃不消》那集,两个编辑请名作家一家子吃饭,作家媳妇一进高档餐厅大门就开始念秧儿,“我们孩子呀,别的不爱吃,就只吃大虾这一样”。当时物流冰鲜不发达,大对虾七八十、一百多一斤,也赶上高级编辑一个月工资了[允悲][允悲]
在沿着时间线讨论货币购买力时,很多人其实忽略了个说来很老套但其实很关键的因素——生产力发展。 上世纪90年代,一株蝴蝶兰价格能卖到两百块,而当时普通人工资不过一两百,一个月不吃不喝才买得起。现在几千收入的比比皆是,这种“贵族花”在盒马里也就几十块。同一时期,石斑鱼是妥妥的“上流社会”食材,一百多一斤,档次跟龙虾鲍鱼差不多,而现在超市里的价格比90年代还便宜一些。
怎么好像钱明明没以前值钱了,但到了蝴蝶兰、石斑鱼们身上,就又变值钱了呢?[思考][思考]
九十年代时,蝴蝶兰基本靠进口、就算**有种植也产量极低。但现在,我们不仅能自己种,还在大沙漠里种出了大片花海。规模化种植了,价格肯定要降下来的。
龙虾、鲍鱼、石斑鱼之类的海鲜是一代人对于“高档”的定义。但对现在的孩子来说,这些东西早就稀松平常了。原因无他,供应链能力上来了,价格就下去了。
当然,高端花材/食材平民化、家电和家用轿车普及等等,各有原因,但说一千道一万,发展才是硬道理。这种“贵族专属”的鲜花,现在我家就摆着两盆,真香
本文来自渺若星辰投稿,不代表66行知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gx2.com/7/25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