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tombkeeper: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“希望”,他们认为 80 年代比现在强就强在人们更有“希望”。
如果你穿越回去,穿越成了一个高中生,那么你面对的***录取率大约是 20~30%。你们班一大半人考不上大学。这更有“希望”吗?
考不上大学,你就变成了待业青年,要去找工作。那时候工作可不好找。稍微好一点的工作——比如工厂里的电工、商店的售货员这类劳动强度不大的岗位,托关系走后门都不一定搞得定。为什么呢?
你有没有听说过“顶替”?没听过的话,总听过“世袭”吧?“顶替”就是“世袭”,就是老子退休了,写个报告,领导一批,空出来的岗位就可以让儿子接着干。那时候某些地方甚至连医生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岗位也可以顶替。
哎呀呀,居然还有这种事情?这更有“希望”吗?
如果你没有顶替的机会,就得自己去参加招工。这是最绝望的吗?不是。因为你是高中生。能成为高中生,已经非常幸运了。那时候初中生只有大概10~20%能上高中。还有10~20%会选择考中专。
然而,能考上中专,出来当个工人也很幸运。因为那时候十亿人口八亿是农民。如果你穿越回去,有百分之八十的概率会成为农民。那时候可没什么智慧农业,能有个手扶拖拉机就不错了。你一边插秧,一边盼着把公粮交了还能多剩点,这更有“希望”吗?
那么不种地,进厂打工不行吗?对于跑出来自谋生路的农民,那时候有个专有的称呼:盲流。收容站就是专门收容你们的。
这位盲流先生,请问你更有“希望”吗?
就算你很幸运,穿越到了城市,而且顺利找到工作,你将面对的是半年工资才能买一辆自行车,分房不知猴年马月,多劳很难多得,干好干坏一个样,升级主要靠熬年头。
那么不干了,换一个工作还不行吗?不行。找工作难,换工作难十倍。所以你退休时候是什么样现在就可以预见到。
这样的生活,“希望”在哪里?
现在有人认为 80 年代有“希望”,是因为这些人看到了过去 40 年中国的发展,他们是以事后诸葛亮的睿智,认为 80 年代的人有“希望”。
是啊,如果 80 年代的人知道 40 年后的中国能发展成这样,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,获得与自己的能力相当的回报,他们一定会充满希望。
不过,如果 80 年代的人知道 40 年后的中国有这样一批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,获得与自己的能力相当的回报的人在怀念 80 年代,他们的希望恐怕多少也要打点折扣。
本文来自毛骨悚男投稿,不代表66行知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gx2.com/7/24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