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律师张海爱国启蒙:灾荒年,美国给,加拿大给,澳大利亚给,民主德国给。苏联那时正在撤专家,双方交恶。滴水之恩。
@丧心病狂刘老湿:乐了,当时加拿大小麦没销路,农业部长拉单子全世界找买家,真当大宗粮食贸易是施舍啊?还“给了”,你掏的钱啊?另外被原博吹上天的美国人是阻挠过加拿大与中国粮食贸易的,这事我以前在知乎写过,等会大慈大悲搬运一下吧。
@丧心病狂刘老湿:看到有沙雕又在那鼓吹三年困难时期“加澳给了我们救命粮”,我就简单说一下这事。
首先加拿大在50年代末政坛有一次大动作,自由党下台了,进步保守党上台。而在此之前,加拿大自由党执政了22年。为了击败自由党,加拿大进步保守党打的是农业牌,给农民拼命开好处,这些惠农政策中最关键的是为小麦、燕麦和大麦提供差额补贴,剩下还有补贴粮食运输价格、为粮食存储预付资金、对农产品进行补贴啥的,因此最后进步保守党赢麻了,在众议院里拿到了208席——当年加拿大众议院一共就265个席位……
然后呢?
然后进步保守党党上位了,上位之后发现我靠,这生产成本飙升,国库又捉襟见肘,没钱补贴农民啊……
这下尴尬了,50年代末不像现在,你宣布**合法就能收割选票。农民兄弟老实淳朴,表示你不给我补贴我就***——于是1959年初,超过30万的加拿大农民举行了规模庞大的***情愿活动,上千人进军渥太华要去干翻政府总理,你怕不怕?
然后进步保守党的支持率刷刷地往下掉,只能硬着头皮想招。但是当时情况非常特殊,补贴农民的钱不够用,连给粮食找销路政府都做不到——因为二战结束了,西欧在恢复生产,加拿大从50年代初开始就面临严重的粮食生产过剩问题,想卖掉这么多粮食纯属痴人说梦。
最后没招了,1960年大伙合计了一下,把当时的农业部长拉出来祭天了,换了个新的农业部长上台,他叫阿尔文.汉密尔顿。
问题是换了人,就能解决粮食过剩问题吗?一般来说不可能,不过汉密尔顿运气非常好,他上任之后刀乐,到了。
谁的刀乐呢?中国人的。
1960年中国是三年困难时期最难的一年——至于为啥我写过详细文章,你们可以去翻翻,这里就不细说了。这年粮食问题终于大暴雷,中央疯了,搬门盗洞找粮食,国内基本上所有能动的交通工具全被动员起来转运粮食,甚至还进口了1200多辆汽车专门用于运粮。但是这解决的是燃眉之急,很多时候都是日调日销,甚至是拆东墙补西墙,比如春夏季节从南方调粮入东北,然后秋天再从东北调粮去南方,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运粮车辆已经出发, 接到消息说某地粮食没有了出现大问题紧急掉头的情况……反正国内的潜力是彻底挖尽了,一粒也木有了。
怎么办?
按理说这就必须要进口,但问题来了。
中苏交恶了。
中美那没啥说的,一直在交恶。
东南亚那是印度罩着的地盘,60年代的中印关系……是吧,你懂的。
这些是现实的困难,然而此外还有面子的问题——人民公社化运动之后中国宣称已经解决了粮食问题,还说过“全世界的人口集中起来中国也养得活”(捂脸 你现在说要进口粮食,面子还要不要?
所以这事就比较尴尬,但问题是**跟***他们合计了一下——那你现在觉得面子下不来,大饥荒爆发之后岂不是更没面子?所以中央讨论之后,决定到世界市场上去找粮
咱们说过,从50年代开始,加拿大就一直在国际市场上寻找粮食买家来的,他们当然打过中国的主意,但问题是美国人坚决反对加拿大与中国媾和,表示老子要将资产阶级大封锁进行到底,谁敢跟中国建交就砸烂他的狗头!所以中加之间一直没能建立起正常的贸易关系,双方仅仅在1958年做成过一单很小的、主要用来表达姿态的买卖,所以汉密尔顿上任之后也没觉得自己能马上拿下中国的大单。他到农业部之后曾经勒令加拿大驻外机构拉出一个单来,按照字母顺序跟各个国家联系,问他们愿不愿意购买加拿大小麦……
结果魔幻的事情来了,正在农业部长的位置上头疼与粮食外销无门的阿尔文.汉密尔顿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,说来了两个中国人,自称是中国粮油公司的,说俺们啊,来自china,想在你们这整点粮食。
汉密尔顿表示那没问题啊,问题是你们想整多少呢?
然后这俩位从兜里掏出一张支票来,拍到桌上:来这些的。
加拿大人仔细数了一下。
6打头,7个零。
美元。
能买多少?
最后买到了76.2万吨小麦、32.7万吨的大麦,合计108.9万吨的粮食。
多年之后汉密尔顿回忆起这事来的时候,依然觉得不可思议。他在回忆录里是这么写的:1960年11月底的一天,我接到从蒙特利尔伊丽萨白女王饭店一个服务员打来的一个电话,说有两个中国先生来到饭店前台要见我。显然,他们是乘坐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公司的班机到蒙特利尔的。他们来到这个饭店,要求见到我。这个服务员判断,应当说是打赌,他们要求直接打电话给我。我说,好,如果他们来自中国,准是为了对我们推销小麦作出答复而来。所以,我在电话里告诉这个小伙子,给他们订一套最好的房间,记在我的账上,好好照顾他们。(后来)我和这两位中国伙伴很快坐飞机到达小麦局所在地温尼伯……这两名来自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的年轻的工作人员手持6000万美元的支票,想知道能够购买加拿大多少小麦。
汉密尔顿乐疯了,这笔贸易很快就被敲定了下来——实际上加拿大政府里几乎没人反对这桩买卖,因为这纯属瞌睡来了枕头。只有两个人,表示这事应该从长计议,这俩人是谁呢……是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,他们提出的质疑有两点,一是粮食贸易可能会引起“美国的严重关注”,损害美加关系;二是中国可能赖账。
对于第二个问题,汉密尔顿很快就找到了反驳的点:中国的国际贸易一直是***亲自主抓的,极其重视信用问题,甚至在困难时期也要勒紧裤腰带履行已签订的贸易合同,所以中国的国际贸易信用在西方世界非常之好(所以知道为什么三年困难时期依然要履行国际贸易合同了吗?)
而针对第一个问题,大伙直接开始骂街了:草泥马你美国前几天给巴基斯坦送了那么多小麦,你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???你美国要“严重关切”那TM你别给巴基斯坦送小麦啊!你让我们卖小麦给巴基斯坦啊!
还有你们外交部,要反对跟中国贸易那你们把小麦给我卖了啊,卖不掉你们去硬刚30万农场主也成。
不说粮食,父慈子孝。
一说粮食,鸡飞狗跳。
行吧,所以最后大伙也不BB了,在第一笔现金贸易达成之后派人去***,跟中国人谈长期粮食贸易去了——顺便一提,具体经手这事的呢,是郁躁的家邦的华润公司。
然后这桩贸易最大的分歧终于出现了:咱们不光缺粮食,60年代咱们什么都缺,没法进行现金贸易,因此只能通过部分现金、贷款贸易的方式来购买小麦——具体来说,就是中国,啊呸,是华润用25%的现金+加拿大政府提供的5000万美元贷款,在1961年底前购买103万吨的粮食,同时跟加拿大签订一个长期小麦协定,只不过这个贷款的期限,是9个月。
中国的意思是粮食我们是一定要买的,但是钱上确实捉急,兄弟你得通融一下,而在国际粮食贸易中向买方提供短期贷款,这是个非常正常的操作;只不过加拿大之前习惯的贷款期限是6个月,你又是红色中国……
所以理所当然,加拿大这边又吵起来了。
要不要相信中国人?
阿尔文·汉密尔顿押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。
他向当时的加拿大政府总理递交了一份辞呈,表示如果中国人失信于他,那么就请免去他的职务。于是在他的坚持之下,加拿大内阁会议终于在1961年4月11日做出决议,接受中国要求,与中国签订了购粮协议。购粮款中的25%为现金结算,剩余5000万美元由加拿大财政部向银行担保,对具体负责小麦贸易的加拿大小麦局进行授信,让他们拿这笔钱先从农民手里收购小麦,送到中国人手里。
汉密尔顿并不知道,**中央刚刚在2月7日批准了动用国家金银储备的提议,41万两黄金、14000万两白银从这个国家的中央金库中被提取了出来,这是中国***人最后的底牌之一。同时中国人在国际贸易中第一次违约,1960年12月,中央决定对苏联的出口额由预计31.9亿卢布减为22.2亿卢布。粮、棉、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基本不给,但日用工业品和矿产品大体照旧。对东欧国家的还债粮、油也予以缓还。
汉密尔顿赌赢了。
就在加拿大内阁会议做出批准与中国的小麦贸易十一天之后,中加两国便在***签署了第一个长期贸易协定;五月初,汉密尔顿亲自来到了***,中方的工作人员向他详细解释了中方的还款计划,两个月之后,加拿大内阁主动将中国贷款额度提高到了1亿美元。这次贸易最终粉碎了美国辛辛苦苦构建的西方对华贸易禁运网络,而1970年,加拿大与中国建交,成为了北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,而中加小麦贸易也为加拿大农场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——他们在60年代的净收入翻了一番还要多。
彩蛋:
1960年底,美国得知加拿大将与中国开展小麦贸易,因此大发雷霆;1961年美国动用《美国与敌对国家贸易法》,通过种种手段阻止加拿大运输小麦,先是阻止美国公司向加拿大提供船用燃料舱,继而又阻止美国公司向加拿大提供运货用的真空泵,因此原定要运到中国的第一批小麦直到1961年6月11日才能启航,几乎造成加拿大的违约。暴怒的加拿大总理甚至要求加拿大公司在一个月内研究出同类设备,进行国产替代。
1961年8月,中央决定从法国转口购买美国粮食。
此后美国对中国与西方的粮食贸易态度大为缓和。
本文来自狙击月亮投稿,不代表66行知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gx2.com/7/1126.html